-
佛陀說法的次第,是否是先四聖諦,而後大乘六度?
佛陀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教導五比丘四聖諦問:佛陀說法的次第,是否是先四聖諦,而後大乘六度?答:智度論曰:有四種悉檀(註1):一者世界悉檀如眾生生命 ...
-
廣欽老和尚:別人的是非善惡與你何干?
只看到別人的過失,不審察自己的過失,是我們最大的無明習氣。別人的是非善惡是別人的事,與你又何干?只要審察自己有無過失,不要去看別人的過失。別人的 ...
-
佛法如何與生活結合?
問:佛法如何與生活結合?答:佛法有體有相也有用高明的人,理通了,事也即通,自然會有想法,也就這樣去生活,去實踐自己的目標。由於對人生的認識,有了 ...
-
老子.易經是否善說謀略?
明唐寅老子騎牛圖問:老子、易經是否善說謀略?答:易說陰陽變化,在求平衡,本意並無所謀算。易可以用在生活,琴棋書畫,待人接物,一切事相之上。體用兼 ...
-
南懷瑾老師:《維摩詰經》的最重點
敦煌莫高窟中的「文殊問疾經變圖」我們今天講的《維摩詰經》,是與整個佛法、佛教、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的文化關係最大、影響最深、歷史最久的一本經。如 ...
-
禪定、內觀、明覺,和默照禪四者的差別在哪裡?
問:禪定、內觀、明覺,和默照禪四者的差別在哪裡?答:一、禪定重點在於制心一處,讓專一的定力延續,不同的定境在逐漸轉細的心識上面就會顯現出三界內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