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乘般若心經中了生脫死的道跡部份?
垢、淨是意識所堅固建構修行的保守模式,而此"相對層次法門"的修行,是對五欲六塵的貪著本質,其背後之韻味(其實是為能量)的堅決抗拒或捨離;而佛陀所 ...
-
般若心經中關於了生脫死的次第?
不生不滅相應了人類對生命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好奇心,以及克服了內心深處的恐懼。這個就是佛法智慧的因,不生不滅,是我們本心的真實樣貌,是理無礙的 ...
-
請問中陰有幾個階段?要如何預先做準備?
問:請問中陰有幾個階段?要如何預先做準備?答:中陰階段約有三:臨終:阿賴耶識捨報,五大分解,意識瀕臨消失前暫轉成微細,與空性有一念相應的契機。( ...
-
請問《西藏渡亡經》的道理?作者可以稍微介紹嗎?
圖:中陰文武百尊渡亡問:請問《西藏渡亡經》的道理?作者可以稍微介紹嗎?答:渡亡經即是密續《中陰聞教得渡》,屬於伏藏,是祖師所說,尊貴故稱為經。蓮 ...
-
顯密雙修與了生死關係?
佛法沒有強分顯密,只有禪、密,跟漸修。(頓、漸、秘密),禪了無生,密趨無死。依次第漸行去完成佛法這個「生命科學」。問:顯密雙修與了生死關係?答: ...
-
菩薩留惑潤生道理?
究竟法中,眾生皆本來自性清淨佛,無覺亦無惑。惑本非實,以煩惱從本以來即菩提故,菩薩留惑即同覺悟,潤生其如涅槃。問:菩薩留惑潤生道理?答:究竟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