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唐密與東密的傳承,與藏密的傳承
南懷謹老師
現在來大略談談密乘的源流。說到密乘的源流真是千頭萬緒,想勾出一個輪廓來,都是要整冊書的事情,所以本文只能把幾個主流說一說,這裡先講龍樹菩薩的傳承。
龍樹菩薩的傳承
龍樹菩薩法相
從整個密乘的發展歷史來看,龍樹菩薩這一系的傳承,並不能算是最早的密乘,不過因為他的密法傳入中國最早,所以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傳龍樹菩薩以真言力開南天竺鐵塔,取出金剛頂經十八會,二傳龍智,三傳金剛智,於七一九年入唐,設壇傳法,翻譯密典,臨終遺命弟子不空再往印度取經。不空於七四二年由海南赴印,過遇普賢阿闍黎,受五部灌頂,取得金剛頂十八會全經,共十萬頌,於七四六年還唐,七七四年卒。傳法弟子惠果,惠果傳日本弘法大師空海,流傳下來,成東密一派。
關於「東密」,過去有人把它所推重的兩部大法和藏密的傳承對比,認為東密只不過到了下三部的範圍(蘇悉地屬事部,大日經屬行部,攝真實經屬瑜伽部),並沒有涉及無上瑜伽部之藩籬。不過我們從金剛頂經十八會的內容考察起來,我們可以說「東密」不過不以無上瑜伽部的法門為主,這是它和藏密差別的地方,要說「東密」沒有無上部的傳承就不大靠得住了。無上瑜伽部,在理論上,以「喜金剛」和「密集」的經軌為根本的典籍,大藏秘要的作者認為金剛頂經第九會一切佛集會祭吉尼綱戒瑜伽就是喜金剛的Tantra(這部經宋朝有譯本,名叫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經),這是對的。因為照金剛頂十八會指歸所說該會的名稱和內容,和喜金剛本續正相符合。又第十五會秘密集會瑜伽,就是「密集」的Tantra,是毫無問題的(宋代亦有全譯本)。另外還有兩會,立自身為曼荼羅,呵身外形像,乃至不立觀想曼荼羅等,則和西藏舊派中的最高阿底瑜伽法門相一致。所以我們只能說不空三藏沒有把無上瑜伽部翻譯宏揚,至於學藏密而認為東密沒有無上瑜伽部的傳承,學東密而訾議藏密的無上瑜伽部不是純密,都是膚淺而不正確的看法。
蓮花生大師的傳承《藏密》
蓮花生大士法相畫
正當中國的密乘祖師不空三藏示寂之年(七七四年)蓮花生大師應藏王之請由印入藏。傳說他於佛入滅後第八年即降生于烏仗那,依阿難為師,其後數百年間廣學顯密教法,即身證得無量壽智決定光明自在王如來之體,後來和《龍樹菩薩》又互禮為師,所以和後來的「禪宗」,「東密」都有相當的淵源。密乘的祖師當中,以他為最早,成就也最高。他入西藏以後所流傳下來的一派,就是現在康藏一帶所謂寧瑪派(Pnylng-ma-pa),俗稱紅教,上文說的九乘次第,就是他這一派的說法,這一派在印度方面的傳承似乎早已斷絕,現在除了青康藏一帶有他的傳承而外,尚有印藏間名叫「錫金」的一個小國,是由紅教的喇嘛所建立的。
蓮花生大師派的宗見的高超,加持力量的偉大,和證得最高果位的人數的眾多,為康藏其他新興各派所共同尊仰。這主要是因為蓮花生大師顯教方面得到阿難的親傳教授;密乘方面親承過普賢如來、五方五佛、金剛薩埵等直接傳授,而本身又已得到最高的修證的緣故。本派在元末明初出了一位無垢光大師,精研自宗,同時廣學新派密法,及內外教典,著述等身,精湛無比,論者比之龍樹、法稱,其修證功德,則共許其即身已圓最高果位,為本派傑出人物。
到了現代,有一位持明光顯金剛洲大師,為蓮花生大師現身傳法弟子,是康藏方面紅教第一大德,並曾入海取藏三次(即蓮花生大師在西藏時寶藏的經典,留待後人取用者,這是紅教所特有的事情)。大師持灌蓮花生大師根本吉祥頂時,可不用任何法器,由弟子自備法木柱、法木板、孔雀尾即能召請護法入壇,威神大振,法力現前,擇抉因緣、生死別相,並能在十分鐘左右為弟子破瓦開頂插香,由是知者為大德登巴再來於世。修證功德極不可思議。
蓮花生大師派以大圓滿次第為最高的法門,其直截頓超,就其適應的根機來說,非其他法門所能比擬。佛法中法門無量,以應機為最良,所以我們不應強分高下,但就宗見和行法的差別來說,本派的這個法門,可以說是密乘中最圓頓的教授,是一切乘道的頂首,其他九乘的傳承,本派也都具備大圓滿的意義和東密金剛頂十八會中所說不用觀想,不立身外形像曼荼羅,而立自身為曼荼羅的意義相同,這是可以和「東密」的傳承互相參證的地方。
蓮花生大師派和上面龍樹菩薩派,是密乘方面兩個創始最早源遠流長的學派。因為這兩派的開祖都是融通顯密,學貫內外的大師,所以都有囊括幹坤涵納眾流的氣象與規模,為後起的密乘大師,以宏揚一尊一法為主者所不及。
( 來源:大咒仙 )